点击 1579回复 0 原帖 2018-04-02 10:08   精华2

中国医药创新迎黄金时期,资本布局生物医药“独角兽”

 医药行业,在全球拥有万亿元市场,这里诞生了辉瑞、强生、阿斯利康等众多国际制药企业巨头。巨头们凭借历史沉淀和雄厚资本实力,不仅生产药物,而且不断研发首创新药,在为攻克人类疑难病症贡献颇多的同时,企业也获得可观的经济回报。

中国的医药市场中,也存在许多注重新药研发的制药企业。但长期以来,中国大多数药企以生产仿制药为主,研发意识与投入低,创新能力弱。如今,随着国内药企从“仿制药战略”向“创新药战略”转型,加上国家推出的系列优惠政策,这一切正在发生微妙而迅速的变化。

2015年以来,国务院、卫计委、食药监总局、发改委等多个国家级部门密集发布医药研发相关政策,重点体现于五大方面:临床试验数据核查,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加快创新药审评审批,鼓励优质创新药品与国际接轨,配套政策提质量促创新。这一系列给予创新药诸多优惠政策的推出,终于让中国迎来医药研发创新的黄金时期。

特别是今年,更是被称为国内创新药公司登陆资本市场高潮开启的一年。无锡药明康德新药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欲在上交所上市并拟募集资金约57.41亿元的消息,引发关注。市盈率如此之高,让业界艳羡不已。

紧接着,3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证监会关于开展创新企业境内发行股票或存托凭证试点若干意见》(下称《试点意见》),意味着证监会“创新企业上市”方案获批,国家为了鼓励创新,开始修改IPO办法,破除盈利门槛,首批圈定试点企业范围要求符合国家战略、掌握核心技术、市场认可度高,生物医药被列入其中,其他还包括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软件和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制造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这些利好东风,带动资本开始布局创新医药领域,抢占生物医药创新高地。中国正处于仿制药向创新药转型的早期阶段,生物科技企业的数量虽然不多,但逐渐崭露头角,“独角兽”企业也将陆续破土而出。

抢占上海生物医药创新高地

强静是中金公司研究部原董事总经理,被称为中金公司医药团队“核心大脑”,过去八年,强静带领团队,走遍了中国几乎所有医药上市公司,出了一份又一份研究报告,并屡屡帮助众多投资机构,把握住医药行业投资趋势斩获高收益。

感知了新医药企业的蓬勃发展,强静觉得是时候转换一下“跑道”了。经过一番慎重的思考,强静离开了中金公司,加入一家专注于创新生物医药领域的投资基金——杏泽资本,开启生物医药的股权投资事业。这家公司正落户于地理优势比较明显的上海。

“新领导层上来后,上海势必迎来新一轮创新发展浪潮。尤其是海外已经在生物医药科研领域作出了一定成就的科学家,当我们去接触交流邀请其回国发展时,往往第一站都会选择上海。所以只要人才、资金、激励等要素快速落地,上海无疑在未来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大浪潮中,将占得领先地位。”强静在阐述其对生物医药领域的投资方法论时,还特别提及了目前市场极为关注的区域创新竞争问题。

强静特别提及了一个细节,今年年初他决定离职之前,走访了多个以生物医药为重点发展方向的区域,得出的一个结论是——上海依然具备强大的创新发展竞争力。

“我们对未来全球生物医药顶尖的科学家,汇聚到上海进行全新发展,已经做好了充分准备。”在上周末一个顶级生物医药投资基金召开的合伙人大会上,强静充满自信地表示。

“一系列利好信号的释放,验证了专业机构的判断——2018年是生物医药行业的大年。”在近期举行的张江生命科学沙龙上,国家级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上海“张江药谷”负责人楼琦说。

楼琦表示,去年全年,张江生物医药工业产值同比增长30%。今年初,“张江药谷”对园区内发展潜力较好、估值在5亿人民币以上的企业进行了梳理。结果令人兴奋:包括复宏汉霖等独角兽和准“独角兽”企业达60家。

生物医药的创新,在中国曾遇到过挫折。2016年4月12日,年仅21岁的大学生魏则西,因罹患“滑膜肉瘤”晚期而离世。魏则西的离世,把细胞免疫治疗从高潮击落到低谷。原国家卫计委迅速出台措施,要求对包括细胞免疫疗法在内的第三类医疗技术进行第三方审核管理。这个管理规定的出台,让那些细胞免疫治疗业务的公司出现了亏损。于是,众多资本对这个领域的投资开始踟蹰不前,“规避”成为一时的市场潮流。

但是,市场对生物药的需求却在不断增长。一份来自亿欧智库的报告显示,从全球医药市场的总体销量看,2012~2016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4.6%,预计2017~2021年间将保持5%的增速。其中,化学药仍是市场主导,但生物药于2012~2017年的复合增长率达7.7%,高于化学药4%的增速。

相比全球医药市场,中国医药市场2012~2016年的年复合增长率达12.7%,预计未来五年间将保持7.5%的增速,总体高于全球增速。其中,化学药占市场主导,其次是中药和生物药。然而,生物药在2012~2016年增速达26.5%,中药为14.4%,化学药仅9.3%。

面对这个不断增长的市场,有资本开始非常低调地布局。创建于2015年的杏泽资本,就在中国市场非常低迷的时候 “逆市场潮流”,以1亿元人民币投向致力于一家细胞免疫治疗的高科技公司:优卡迪。

在短短3年时间里,杏泽资本就已将10家细分领域领先的创新药研发公司收入囊中,包括临床CRO公司方恩医药,国内骨髓移植检测企业、免疫系统临床特殊检验平台荻硕贝肯等。

对此,杏泽资本创始合伙人刘文溢表示,这是他们始终致力于生态圈投资模式和价值投资选择的结果,“与杏泽资本的投资理念息息相关”。

举报收藏 0打赏 0
网站首页  |  付款方式  |  关于我们  |  平台合作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违规举报  |  豫ICP备17024651号-1